同名同心,法治西行:一位安徽律师的西部情缘
时间: 2025-09-30 访问量:5,974
我是来自安徽省池州市安池律师事务所的一名青年律师胡涵。2025年8月,我参加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司法局,开启了一段与法治同行、与西部共进的特殊旅程。
名字的巧合:跨越时空的志愿接力
在安徽省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动员会上,一个有趣的巧合让我对这场西行多了份特殊的归属感:2024年,一位与我同名同姓的安徽律师也曾参与该计划,在贺州市平桂区贡献法治力量。这份“重名缘”像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让我清晰触摸到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薪火相传”的温度。同名是偶然,但我们选择用法律专业为西部法治添砖加瓦的初心,却是必然的同频共振。
胡涵律师在兴宾市司法局值班
文件的传承:在字句间筑牢法治根基
在兴宾区司法局,我主要负责政府文件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整理档案时,我常看到前任锻炼律师崔郁君律师留下的批注痕迹:严谨的法律条款修正、细致的风险提示、工整的签字落款,这些纸页上的印记,不仅是工作的交接,更是责任的传递。我延续着这份细致与严谨,在每一份协议、每一则工作方案中排查风险、规范表述,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与公信力。
未来的承诺:以第一个月为起点,续写服务新篇
入职仅一月有余,兴宾区的热情、基层工作的充实,以及司法局同事们的支持,已让我从最初的陌生忐忑,转变为对这份工作的坚定责任感。刚到岗时,面对“既要快又要准”的文件审查要求,我一度担心跟不上节奏,但司法局的领导和同事们用“既压担子,也架梯子”的方式,帮我快速突破瓶颈。截至目前,我已累计处理项目协议书、工作方案、风险评估报告等各类政府文件审查49份、提出修改建议78条,并积极参与到社区与学校的普法活动当中,初来的陌生已逐渐转变为肩上的责任。这一个月是一个学习的阶段,更是一个承诺的开始。我深知,9月只是服务的起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期望自己能更深入地走进兴宾的乡镇社区,了解更真实的法治需求;我希望能将纸面上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普法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乡亲;我期待在承接前辈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模式,为这里的法治建设贡献一份虽绵薄却真挚的力量。
胡涵律师为小学普法反校园霸凌宣传
胡涵律师参加社区普法活动,向民众讲解所发放的宣传材料
共同的名字:青年律师与西部法治未来
尽管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年份,但我和“同名律师”,以及所有奋战在西部的青年律师们,拥有一个更重要的共同名字——青年律师。我们以法律为舟,以热血为帆,从江淮之滨汇聚到八桂大地,跨越千里却奔赴同一使命:用专业能力服务基层法治,用青春温度温暖西部山河。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无数青年律师的点滴努力,终将汇成西部法治建设的磅礴江河。我相信未来有更多青年同仁加入这场征程,让法治之光照亮祖国的每一片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