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郁君律师西部锻炼工作总结
时间: 2025-07-08 访问量:9,575
自2024年8月24日抵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工作以来,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西部热土上,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项法律事务中,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获得成长,现我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法律事务审查
截至2025年6月6日,我深度参与法律事务合法性审查工作,累计处理307余次,出具法律意见323余条。在合法性审查过程中,我严格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办理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从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双维度入手,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请示、协议类文件以及重大行政决策等送审文件,细致核查制定主体、程序、内容的合法性,为兴宾区行政决策的合规性筑牢法律防线。
(二)案件参与与会议研讨
锻炼中,我积极参与行政复议及诉讼案件相关工作,参与讨论行政复议案件决定10余次,参与复议案件调解及行政诉讼案件讨论20余次,涵盖乡镇林地确权、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公安机关终止案件调查等复杂案件,为案件处理提供专业法律视角。同时,参与兴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案卷评查活动,针对案卷材料完整性、办理流程合法性、法律法规适用正确性提出精准意见;参加全市林业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招商引资项目预审会议等20余次,在会议中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有效助力各项工作合法合规推进。
(三)参加法律宣传活动
锻炼期间我参与 “法律七进” 活动,以多元形式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围绕企业、校园、军营、社区等不同群体需求,策划并开展 “送法进企业”“校园法治课”“广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等20余场专场普法活动,累计发放普法手册超三千余份。其中,为兴宾区新兵训练基地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强化军人法治意识,帮助400余名新兵系好军旅生涯“第一粒法治纽扣”;走进来宾市翠屏小学,用趣味案例为学生们开启法治启蒙课,反对校园霸凌;面向兴宾区退役军人局举办宪法精神专题讲座,助力退役军人知法用法;参与兴宾区总工会“法护芳华・与法同行”妇女维权直播,在线互动热烈,收获点赞2.6万余次。切实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为营造法治兴宾贡献力量。
(四)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
认真办理指派的1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包括蒙某犯故意伤害罪、欧某犯抢劫罪、韦某犯盗窃罪、陈某犯诈骗罪、梁某犯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等刑事案件。办案中注重保障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让法律的公平正义在每一个案件中得以彰显。同时,在法律援助中心和送法活动中,热情接待群众咨询五十余次,涉及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建设工程施工、劳务纠纷等各类法律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五)参与文化与公益活动
在工作之余,我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参与文化与公益活动。2025年1月15日,参加乡村振兴定点帮扶联系村城厢镇平安村开展“迎新春送祝福,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现场为村民们书写春联。2025年1月21日,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现场为奇石城小区的社区居民书写春联。书写春联达100余幅,为村民和社区居民传递了新春祝福与文化温暖。
二、接收地组织青年律师锻炼和强化服务保障的做法
(一)科学规划锻炼工作
兴宾区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我的专业特长和工作需求,制定详细的锻炼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我能够在不同领域的法律事务中得到充分锻炼。同时,建立导师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对我进行 “一对一” 指导,如刘局长、彭副局长在工作上给予我支持鼓励与指导,复议股的冯股长以及行政执法监督股的黄股长无私分享给我业务技能,切实帮助了我快速成长。
(二)全方位生活保障
办公室樊主任和覃主任在生活上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定期的关心问候,以及帮助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三)搭建展示平台
积极为我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鼓励我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专业竞赛。春节前,邀请我参加“春耕节”“壮族三月三”等民俗活动,不仅让我参与植树活动,更让我感受到抛绣球、旱地龙舟等活动的乐趣。鼓励支持我参加自治区司法厅举办的全区司法行政系统清廉机关建设书画摄影作品展,在局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的参赛作品《爱莲说》获得书法类一等奖,参赛作品《廉政诗六则》获得书法类优秀奖。在兴趣爱好上的被认可,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激发了我提升自身素养的动力。
2025年3月5日参加“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法律宣传活动
三、青年律师开展法律服务工作情况
在兴宾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中,我始终秉持专业、敬业、为民的理念,积极开展各项法律服务工作。无论是严谨的法律事务审查,还是复杂的案件处理;无论是面向大众的法律宣传,还是针对个体的法律援助,都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在法律宣传活动中,精心准备宣讲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法律知识走进群众心中;在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中,深入调查案件细节,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践行法律人的使命与担当。
四、青年律师的收获与感悟
为了让普法更接地气,我为司法局“法律明白人”培训讲授《民法典》,用“赡养纠纷”“遗产继承”等身边案例,把法律条文变成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在“情暖重阳,法护余辉”志愿活动中,一位老人因赡养问题愁容满面。我用螺蛳粉的“酸辣鲜香”作比喻,把赡养义务讲得通俗易懂,老人听完后连连道谢。这让我明白:法治宣传要像螺蛳粉一样“有滋有味”,才能贴近群众生活。
在兴宾区司法局锻炼的十个多月,是我职业生涯中成长最快、收获最丰的时光,是一场满载成长与感动的旅程。在专业领域,我突破原有知识边界,从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到复杂行政复议案件研讨,从行政执法监督到基层法律服务实践,每一项全新挑战都让我深刻意识到法律世界的博大与精深。在领导同事的悉心指导下,我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逐渐构建起系统的法律思维体系,专业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而最珍贵的收获,是来自集体的温暖与力量。领导的信任与鼓励、同事的倾囊相授,让我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也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段西部锻炼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与生活中实现双重成长,更让我领悟到:法律工作者既要深耕专业,更要扎根实践,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践行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
工作之余,我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以奔跑者的姿态拥抱广西的壮美山河,感受八桂大地的独特魅力。参与“星梦象州”半程马拉松荧光夜跑,在流光溢彩中挥洒汗水;奔赴武宣、桂林等地,用脚步丈量山水,在奔跑中领略壮乡的秀丽风光与人文风情。这些经历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让我在领略自然与人文之美时,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
这段难忘的西部锻炼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与生活中实现双重蜕变,更让我深刻领悟到,法律工作者既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根基,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贴近民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践行法律人的初心与使命。对我而言,西部锻炼正是积累经验、成长蜕变的宝贵契机。
五、总结
法律的真谛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而经验出自实践。这段西部锻炼的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珍惜锻炼机会,不断提升自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能力,为兴宾区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珍惜并记录这青春无悔的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