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约吧”为民解忧 梧州市优秀青年律师服务团创新模式提供贴心法律服务
时间: 2015-09-08 访问量:1,791
今年以来,梧州市律师协会创新服务模式,在社区设立“司法直通室”,引导全市律师积极参加“双报到”活动,以“法律服务先锋行”为主题,以法律服务的常态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架起党群“连心桥”,通过提供贴心的法律服务,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为该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发展注入新活力。
“律师约吧”面对面服务居民
“律师进驻社区就像与居民有了‘约吧’,群众有了法律顾问,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向律师咨询,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社区发生的问题,真是太方便了!”今年5月9日上午,当梧州市蓝天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主任陈红兰和梧州市律师协会党总支书记甘堃签订结对子协议后如是感叹。
当天,梧州市8位优秀青年律师组成梧州市优秀青年律师服务团,在市司法局“送法日”活动启动仪式上与蓝天社区签订服务协议,约定每月第二个周六定期无偿为居民群众与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提供培训、指导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
“请问律师,已生效判决,如何申请法院执行?”“在生效之日起两年内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当天,律师韦发华对前来咨询的谭姓居民回答。
梧州市优秀青年律师服务团进驻蓝天社区,轮流在“司法直通室”值班,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让居民能够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及时消除社区不稳定因素。同时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律师每季度为社区居民开展1次法律讲堂,通过律师答疑、案例分析、知识互动、现场问答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延伸服务触角。
“此项创新服务,覆盖了蓝天社区下辖的3个小区、9800人口,既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需求,又是司法部门着力打造品牌形象的平台。”梧州市司法局局长蒙华向记者介绍。
电子服务小卡片装载大服务
为了方便群众及时得到法律服务,畅通服务渠道,梧州律师协会党总支部以“小卡片装载大服务”,组织律师党员向居民发放“法律百事通联系卡”“便民服务流程卡”等小卡片,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
“目前,律师党员利用社区咨询QQ群、局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市司法局门户网站、邮箱、预约上门服务等形式,为蓝天社区的社区管理活动及社区的群众提供法律意见、审查法律文书、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等服务。”梧州市律师法援管理科长李筠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服务团成员是随传随到、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处理紧急或突发事件,为有需求的百姓提供便捷、畅通的法律服务。今年8月18日13时许,接到社区电话,律师党员黄奕登随后赶到社区帮助解决地中海小区业主反对在小区道路修建花基的问题,经过10分钟的调解,律师为社区提供了法律建议。
结对帮扶为民惠民深受欢迎
4月25日,梧州市律师协会总支委员会动员全市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党员律师积极参与“双报到”募捐活动,为蓝天社区的困难群众林某捐款资助。经号召,全市律师所、律师共捐助5830元给林某。
律师协会党总支与社区楼宇党支部“结对认亲”,通过开展现场调解、上门提供咨询、捐资助学、修整社区会议室、实现居民“微心愿”的“1+1”结对服务,有效地整合了人力物力等资源,使得困难户有“自家人”,纠纷户有“好朋友”,孤寡户有“新亲戚”,党群干群关系为之一新。
梧州律师党员进社区集中慰问困难户、梳理化解矛盾纠纷、与上访户谈心,劝导违章摆卖者,宣传法律法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送法。截至8月31日,律师现场、电话为社区提供法律意见36次,现场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意见84次,组织律师协会捐款3000元用于社区办公室建设,深受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欢迎。
(韦诗姬 李继远 黄世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