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所动态

市所动态

梧州市司法局延伸服务触角送法上门 法律服务先锋惠民生

时间: 2015-11-05      访问量:1,525

“什么是物权?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对物的权利。今天我们要讲的《物权法》……”近日,梧州市法律援助律师李筠来到蓝天社区,给社区居民们上了一堂有关《物权法》知识的法律课。这是今年梧州市司法局在蓝天社区开展的第四次“送法上门”活动。

  以机关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为基础,梧州市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整合公证、法律援助和法律工作者等力量资源,在蓝天社区(梧州市司法局联合市依法治市办及万秀区政法部门打造的首个法治示范社区)开展“送法日”活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轮流到蓝天港湾小区、地中海小区和桃源小区开展法律宣传,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家门口”法律服务

  作为“送法日”活动的主体,梧州市司法行政系统12个基层党组织的70名进社区党员分别组成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6+2为民惠民服务小分队以及梧州市优秀青年律师服务团。其中,优秀青年律师服务团更是以与蓝天社区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作出每月第二个周六定期无偿为居民群众与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提供培训、指导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承诺。

 

  “律师同志,如果法院已经下了判决书,但是对方一直不执行判决,我是不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啊?”

 “可以的,从判决生效那天开始算起,两年内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送法日”活动启动仪式当天,服务团的律师们刚把“法律咨询”的牌子摆出来,就有居民前来咨询法律问题。“这律师服务团设在社区里,就像给我们每家都配了家庭律师,方便极了。”对于送法进社区的举动,居民们交口称赞。

  梧州市司法行政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的“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服务,不仅有定期的法律咨询,还以“司法直通室‘为驻点,指派律师轮流值班,为社区及居民提供法律意见、审查法律文书、调解矛盾纠纷。在每个季度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讲堂上,律师们通过案例分析、知识互动、现场问答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他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社区居民发放”法律百事通联系卡“”便民服务流程卡”,通过社区咨询QQ群、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市司法局门户网站、预约上门等方式,为有需求的百姓提供更为便捷、畅通的法律服务。

结对帮扶献爱心

  “居民反映有住户搭建违章建筑,希望物业能够进行劝导,拆除违章建筑……

“一名小朋友的心愿:假期爸爸妈妈都不回来,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可以陪我玩吗?暑假学校开了个作文培训班,想参加,可是需要培训费,不敢跟爷爷奶奶说。”……这是进社区服务的党员们整理出来的居民“微心愿”。

  以社区开展的“微心愿圆梦”活动为载体,梧州市司法局主动作为,组织机关党委、律师协会党总支与蓝天社区楼宇党支部开展“1+1”结对服务,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认领“微心愿”,做群众的“圆梦人”。他们通过慰问谈心、组织现场调解、上门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完成居民的“微心愿”,让困难户有“自家人”,纠纷户有“好朋友”,孤寡户有“新亲戚”,以实际行动全面升温党群关系。

  “送法日”活动开展以来,梧州市司法局积极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送法,共为社区和居民提供法律意见186次,现场提供法律咨询132人次,组织捐款3万余元用于社区办公室建设和帮扶困难家庭,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好评。

                          通讯员   韦诗姬 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