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 全面铺开 梧州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侧记
时间: 2015-12-22 访问量:1,894
“律师顾问驻村居,法治花开遍地香”,今年6月27日,广西藤县积极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有偿聘请试点工作,86名执业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法律顾问,担当基层“法治宣传员”,做村民的“法律军师”。11月27日,这项工作在梧州全面铺开,现在进展如何?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走访藤县部分村组了解有关情况。
冬日里的埌南镇马地村寒风瑟瑟,但在该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站内却“热气腾腾”,一场激烈的现场调解正在进行。“我参加打工后经常给爸爸生活费,尽到了赡养义务,应当继承老人全部的遗产”、“我们也是老人的亲属,同样可以继承”……调解现场“火药味十足”。马地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的五保户老人梁某日前因病离世,身后留下的林田、宅基地成了继子梁某桂和侄子梁某伟、梁某业三人争论不休的“烦恼”,村委多次介入调解都无济于事,后来有村民提醒梁某桂说:“村里现在来了律师坐堂,去试试看?”于是梁某桂马上向村调解委员会递交申请。在现场调解会上,梁某桂首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此,两位叔叔也各执己见。尽管律师参与的首场调解没有马上得出结论,但叔侄三人的火气降了下来。“律师的分析公平公正,无论最后如何裁定,我都接受!”走出法律服务工作室后,梁某桂心平气和地说。
“以往村里的涉法矛盾纠纷都由当地村干部调解,但毕竟村干部不是法律专业人士,有时无异于‘帮倒忙’,现在3名律师定期在埌南镇的14个村轮流值班,填补了村里的法治短板。”广西藤州律师事务所的姚伯奇律师说。
在藤州镇胜西村雅瑶组一间60平方的民房里,村民秦女士笑逐颜开地向众人分享她近日获得村里“分红”后的喜悦。“要不是遇到了律师驻村提供法律服务,自己现在恐怕连住哪都了成大问题。”说起半年前的烦心事,秦女士仍记忆犹新。秦女士因结婚后户籍丢失遭到了村民的拒绝未能重新入籍,于是她一直以“外乡人”的身份生活在胜西村,不能参与村里的集体利益分配。直到驻村律师为她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向当地村民开展普法工作后,秦女士的户籍落实和集体利益分配问题才得到解决。
“得益于政府举措有效、律师主动担当,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藤县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工作成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迅速显现。”藤县司法局局长祝继宏激动地说。同时他还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11月,藤县86名法律顾问共为村(社区)群众出具法律意见220份(次),提供法律咨询1272次,开展法制教育宣传320次,化解矛盾纠纷282件,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3件,代理诉讼案件11件,审查《承包合同》、《生态村屯环境治理村民自治办法》等法律文书共29份,藤县第三季度社会公众安全感已经从第二季度的第111位上升至65位。
通过半年来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梧州市将藤县可复印、可借鉴的经验在全市推广。12月上旬其他6个县(市、区)相继举行聘请法律顾问的签约仪式,标志着全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面实质性铺开。梧州市进一步丰富法律顾问的服务方式,探索实行片区法律服务站,推行“按需出诊”的服务形式,形成了围绕全区、全市中心工作等具有梧州经验的特色服务品牌,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并计划2016年实现全市265个贫困村及全市50%的村(社区)通过聘请法律顾问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法律服务,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相得益彰。

在埌南镇马地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里的调解现场
广西顺景律师事务所陈旭棣(右)回访藤州镇胜西村雅瑶组秦女士
供稿人:韦诗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