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城市试点刑事案件速裁|从立案到审结,只要3天!
时间: 2016-04-11 访问量:3,064
随着扒窃、醉驾行为入刑和劳动教养制度废除,轻微犯罪数量不断增加,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 2014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2014年8月,北京、天津、福州等18个城市被列为首批试点地方。
“被告人袁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罚金人民币2000元。”
随着主审法官郑红艳手中法槌的敲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的袁某危险驾驶案近日当庭宣判。
由于采用了全流程简化的刑事速裁程序,此案从庭审开始到最终宣判只用了不到10分钟,而从案发到结案整个流程下来,也只用了10天。
2014年8月,北京在全市部署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
创新模式推全流程简化
北京海淀法院副院长范君说:“快速办理在押人员轻微刑事案件关乎人权,是海淀速裁程序改革试点的首选方向。”
海淀法院还发现,单个案件侦查取证时间在诉讼过程中所占比重很小,均不超过整个办案时间的10%,其中危险驾驶案件的取证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街头查获的毒品犯罪案件的取证时间没有超过3天,经通缉抓获的入室盗窃案件的取证时间没有超过3周,审判阶段没有超过20天。这种“两头小中间大”的诉讼流程特点,不能很好地体现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多部门无缝对接提效率
据介绍,海淀公检法司四机关经多次会商,逐步达成共识,最终确定通过建立速裁办公区推动全流程简化,实现各机关之间的无缝衔接。
2015年7月,海淀区刑事案件速裁办公区正式建成使用。
记者在速裁办公区内看到,公检法三机关各自设立速裁办公室,与速裁法庭相邻而建。
各办公室均有相对固定的办案人员,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并决定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由民警盖上“速裁”专用章后移送检察院速裁办公室,随之流转下去,有效缩减了案件流转在途、反复时间。
除了在监区内设置的速裁法庭外,还在海淀法院内设立同步数字法庭,确保辩护人及被告人亲属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参加庭审,避免监区外审理提押手续的繁琐。
此外,还有两个法律帮助室,分别是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和犯罪嫌疑人视频会见室,用来保证适用速裁程序的每一名犯罪嫌疑人能及时、便捷地接受法律帮助。
福建省福州市某小区保安高某由衷感叹:“要是没有祝律师的帮助,估计我到现在还被关押在看守所呢。”
2015年8月,高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诉。法院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审理案件过程中,得到福州市法援中心法援律师祝艳勤的帮助,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近年来,福州市法援中心积极开展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工作,为众多像高某这样的受援人提供了刑事速裁法律帮助服务。
“福州模式”独具特色
2014年6月,福州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刑事案件速裁试点城市之一,福州市法援中心顺势发力,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刑事速裁“福州模式”。
据福州市法援中心主任庄晶萍介绍,中心在福州中院及5个城区、福清市7家法院以及福州市两级9家看守所建立法律援助站、点,指派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驻点值班,现场受理刑事法律援助申请,让普通群众在诉讼第一时间了解法律援助,确保法律援助与审判无缝对接。
福州市法援中心甄选出一批刑案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律师,组建刑事速裁案件法律援助律师团队,建立法律援助参与刑事和解等案件的办理工作机制。
法律援助进驻法院
2015年7月,福州市法援中心与台江法院就刑事速裁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律师职责、相关程序联合制定《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工作办法》,福州市法援中心还制定《福州市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法律援助律师管理规定》,明确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的权利、义务、工作纪律等。
开展刑事速裁试点工作至今,福州市法援中心与台江法院对接办理刑事速裁案件135件,福清市法援中心与检察院、法院对接办理刑事速裁案件87件,涉及故意伤害、危险驾驶、贩卖毒品等多个罪名。
据介绍,目前,福州市法援中心通过多项举措,正在法院、看守所全面铺开法律援助刑事速裁试点工作。
3月17日,福州市法援中心在台江法院正式设立法律援助律师工作室,成为福建首个开进法院的法律援助律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