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律师风采

律师风采

风雨兼程四十载,法鉴人心勇向前

时间: 2019-08-12      访问量:2,841

        面对我们庄严的法庭,面对我们大兴安岭的人民,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律师,我应该站在这里讲话,我应当站在这里履行我的职责。

        这段话是1988年6月14日,张思之律师在庄学义案一审辩护词的开篇,简洁明了、掷地有声。这位有名大律师身上有很多标签“中国第一代律师”“一名几乎没有打赢过官司的中国最伟大的律师”,他还说过“律师要具有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激情,法学家的素养,政治家的立场,四者统一于科学的使命和职业良心与社会正义之中!”注意到没有,使命,良心,正义,这些词好像都很大很远。想起来我在申请律师执业面试的时候,考核官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当律师是为了什么?”我很坦诚地说“为了给我的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为了成为孩子的骄傲和榜样。”我这样说有错吗?没错啊,但仔细一想又哪里不对,这是我想通过这份职业达到的生活目标,但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呢?我不知道,我很迷茫。不只是我,我想很多年轻律师都缺少老一代律师那种对职业追求的坚定和执着,为什么?是我们不够伟大吗?在张老先生那个年代,究竟是时代造就了他们的伟大,还是他们的伟大创造了那个时代?带着这些疑问,我想也许穿过那片厚重的历史迷雾、驻足在过去那些重大的历史时刻,我能寻找到答案。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第76条明确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1955年,年轻的张思之受命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顾问处,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了我国的律师队伍,新的律师制度仿佛亮起一束微光。

        谁也不曾想,律师的发展紧接着是一片空白。就在1957年下半年,由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律师和律师制度被彻底否定,司法部、各法律服务处全被撤销,律师们在恐慌中如鸟兽散。在随后的21年里,中国律师制度处于停滞和被弃状态,张思之也在这一片空白里,度过了他15年的劳动改造生活。

        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候,1979年司法部重建了,并确定要恢复律师制度,但是,走丢了的人,失去了的信心,却不是能说回来就回来的啊!虽然政策已经很明确,但大家顾虑重重,当时全国上下只有212名律师,张思之老先生在这尴尬困难的时刻,获得平反重回律师界,负责北京律师部门的重建工作。1980年,在世界闻名的两案审判中,张思之受命带领18名律师组成两案辩护律师组,虽然这是律师制度恢复后中国律师的第一次亮相,大家都想把它做好,做出效果,表现出律师的风采,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该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与罪名都已定性,律师的出席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但他们仍然尽其所能,即便今天回头来看,也已是做到了极致,该案被告人李作鹏对张思之的辩护带有遗憾也带着欣慰“边鼓敲几声,无声胜有声”。

        回首过去,从律所由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管理,到1986年7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律师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自己的制度,有了家。这一步,我们走了6年!

        从通过司法行政部门考核推荐就能成为律师,到实行全国范围内的律师资格统一考试,用更合理更能提高律师素质的方式选拔律师。这一步,我们走了7年!

        从把律师定位为“国家法律工作者”,享受事业编制,到1993年进行重大改革,律师不再是国家行政干部,而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这一步,我们走了13年!

        从带有时代局限性的《中国律师暂行条例》,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通过,使得我国律师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步,我们走了16年!

        到2019年,我国律师人数已经超过43万,你还记得前面我说过的1979年律师制度恢复之初是多少人吗?212人!从212到43万,我们走了40年!

        我们心痛的是,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中国的法治和律师制度发展的太慢,律师前辈们走的太艰难,在张思之老先生九十年的风雨人生中,有六十载都在律海沉浮!我们欣慰的是,纵使再慢再艰难,我们也一直在走,再未停下脚步,张老先生年逾九十,仍满怀希望,关切着中国的法治建设。在律师行军队伍中,还有很多任劳任怨的前辈们坚定的守护着律师职责。

        使命、良心、正义,真的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并不是不爱国,也并不是不热爱律师行业。我们想一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生命感受到一种对国家澎湃的自豪骄傲和坚守法治信念的意义?比方说当我们看到汶川大地震,那些生死瞬间的惊险,那些永失所亲的伤痛,那些全社会动员与灾区人民同患难共呼吸的血脉相连;比如在看到利比亚撤侨、也门撤侨,新西兰撤侨,全网都在转发我们中国的护照厉害不在于有多少个免签国家,而是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危险的时候,祖国接你回家;比如2016年12月2日,最高院的法槌敲下,改判聂树斌无罪的时候,我们对正义迟到了的唏嘘,对正义没有缺席的欣慰。能感觉到吗?当我们个人的情感与整体,与国家,与那些伟大的历史瞬间发生共鸣的时候,我们能感觉到那种共同向上共同向前的牵引。而在这个相对浮躁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的与国家与这个大时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寻找到一种力量的连接,历史从来不要求任何人成为伟人,而是希望在每一个时代,年轻人们都应该去倾听去贴近在当下赋予我们的使命。过去如此艰难,有前人开垦,有前人照亮,现在如此珍贵,未来如此可期,我有什么理由不在我的目标里加上最重要的一点呢?为了中国的法治建设进步一点,再进步一点,虽然有点慢,但我充满信心!

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奖者:廖宁


个人简介

        廖宁是广西众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从2018年中执业至今,办理过数十个小案件,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认真负责,尽己所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