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鹏:从检察院到同望只是一个转身
时间: 2019-05-31 访问量:4,818
依新修订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从律师或者法学教学、研究人员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中公开选拔法官和检察官。 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有了相互交换角色的通道,国家从立法层面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加强共同体之间的沟通,消除共同体中不同职业间的职业傲慢,提升法律信仰,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由于新法未实施,目前没有律师被遴选为法官或检察官的情形,但这些年从法检辞职到律师队伍现象的不足为奇,相信他们对律师事业都有一定的情怀和愿景,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覃志鹏向我们分享了他辞职的心路历程。
说实在的离开检察院还是万般不舍,但是我已经想好了。我曾在三个检察院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每次看到自治区组织部的调令,都十分欣喜。在亲友们对我祝福和羡慕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有的不太理解。辞职了一段时间,我没有告诉身边的人,有的知道了打电话向我了解,总觉得欠他们一个“说法”,就以此与大家敞开心扉吧。
记得2017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下文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一名00后考生以《祁同伟自尽之谜》为题获得作文满分,讲述了当时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公安厅长祁同伟在“有字之书”上辛勤耕耘,考进汉大政法系,考上研究生。祁同伟对“无字之书”一样表现的淋漓尽致,有操场上的悍然一跪,有书记父母坟前的痛哭流涕,然而他在走向富贵的大道上太浮躁、太匆忙,忽略了“心灵之书”导致堕落自尽。每个人的能力、机遇和追求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有读“三本大书”的本领,但是“心灵之书”一定是一个人品质的源泉,凡事都带着功利性将一事无成,因为正义与关怀是人世间不可或缺的因素。
琢磨我的“心灵之书”在哪,什么是我最想要的,我认为人的一生应当自由的掌控自己的时间,选择更为自由的职业。当然,在单位努力工作也有你想要的,也有自由,我很理解和尊敬在单位奉献的朋友,感激我曾经的领导们,如没有别的想法做一名检察官确实是最好不过了,那种安全感、踏实感和优越感是不离不弃的,保障也会越来越好,我不认为检察院会给我带来穷酸的生活,但是我想更加洒脱一点。
记得之前从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辞职的45岁女检察官杨斌在自述《生活太美好,我不想再等》中写到:“生活那么美好,值得去热爱、去付出的事情那么多,不抓紧时间,怎么行呢?”我不想让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消磨意志,看到单位大哥们迟暮的面容,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经,那就是将来的我。你可能问我在单位也可以干一番事业,如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其实我很热爱检察这个职业,尤其是对嫌疑人“上课”的时候,斗智斗勇,技巧套话,每场审讯下来总感觉与人斗其乐无穷。有一次在与法警押解一个曾担任公安派出所所长的行贿人去看守所的路上,他抱怨地说,他来到检察院原本打算不招供,知道只要不认,时间一到就放人了,但是时间准备到点时却和我交代了问题,至今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认罪了,他还在后悔着。
辞职前夕,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准备转隶到监察委,按规定我们有数十名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转到自治区监察委,监察委待遇和级别可能更为优越一些,退休前达到处级应该不难,可是我不想再花时间去“试水”了。职权决定责任,权力大责任大,体制内有个现象,干好一百件事可能就因为一件事出错而前功尽弃,驶得万年船之人不仅仅是谨小慎微,还有立场和运气,所以官场中多半是韬光养晦,隔岸观火,明哲保身,这样的环境不断将人的意志磨平,直到你不再具有那股冲劲,当然,不全都如此,只要想干事不管在哪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小天地。
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给儿子的一封信,其中有一句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份,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诚然,晨昏滚滚东流水,古今悠悠日西坠。对于亘古不变的山水风物人生在世仅是生前和死后的两次永恒之间的一次闪电,古人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对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有了深入的领悟,你会明白你应该做什么了,是否需要多一点时间陪伴家人,感恩、帮助他人,做喜欢做的事情。
我见过被查对象顽固地抗审,招供后的瘫软和无助,后悔至极时的求生欲望,在我面前失控后的双膝着地、痛哭流涕,可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时我常心生怜悯,有种于心不忍,因为他们摸爬滚打过来也不容易。但可怜之人也有可恶之处,他们昔日在推杯换盏中、在妹子呢喃的轻语中、在金钱的糖衣炮弹下乱了阵脚,云里雾里,逐渐颓废,直至丧失底线,全忘了自己曾经的信仰和党旗之下的信誓旦旦,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昔日权贵今何在,囹圄深深叹息了”,我常感叹他们此一时彼一时的沉浮身世,可这完全怪他们吗,如果说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那么也可以说谁的辉煌没有一点原罪。
政治是暂时的、经济是持久的、文化是永恒的。经历多了自然感悟也多了,职业经历让我成熟,当你看透一切时,活得就自在了,你也就看透了人生,你才明白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个世上再多的钱财富贵,再高的名利身份,都将烟消云散,所有的勾心斗角都变得渺小可笑。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不会小题大做,能平静的看周围,能坦诚的对朋友,能用心感悟生命。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光明,43岁的他辞职之后北漂当了律师,其在一篇辞职感言中写道:“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个奢华的梦想”。
这些年查办案件中,有不少感慨,也看淡了很多事物。我辞职缘由就这么简单,不是被别人的成功学所障目,但有点理想化。追求心灵的放浪不羁,有更多的时间登高望远、漂洋过海,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心旷神怡,瞭望生生不息的大地,感受纷纷扰扰的人间冷暖,探索人们和谐共处的平衡点。
清华园有一副名联,激励着人们去探索世界之大: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不悔过去,不惧将来。生活本应如此,每天醒来都是新鲜的样子,正如辉姑娘有言:时间扑面而来,我们终将释怀。
就这样带着眷恋离开了检察院来到同望,像一个孩子远行前的忐忑与不舍。现在主要还是从事刑事辩护工作,跟随黄玉华老师以及自己办理的案件中,职务犯罪类型居多,辞职并非意味着远离,只是换个立场更好地守望。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不对有关事情持褒贬之意。
作者简介
覃志鹏,广西同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自治区工商联法律服务团专家成员。曾先后在河池、柳州和南宁三地检察机关从事反贪工作近十年,曾获广西检察机关“侦查信息化优秀办案人” 等荣誉,被选入广西检察机关二级侦查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