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青年律师 > 青年律师司法所锻炼

青年律师司法所锻炼

新入职律师深度参与多元调解,助力纠纷妥善化解

时间: 2025-09-02      访问量:6,666

        开展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关于加强法治建设、创新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落实司法部关于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强化青年律师培养的工作要求。目前,我市参加锻炼的青年律师已经全部到岗,所有律师在司法所岗位上积极开展各项锻炼工作。他们用专业与热情为群众答疑解惑,诠释了法律工作者的使命,彰显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传递法治的温度。我们将持续分享新入职律师在司法所实践锻炼的动人故事和宝贵经验,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意义深远的计划。
        在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司法所,新入职律师的成长之路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次实践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西政旺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穗萍在那洪司法所参与调解一起12名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欠薪纠纷,这场调解不仅为劳动者讨回了公道,更生动展现了多元化调解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强大力量。

赵穗萍律师参与调解
         欠薪纠纷起:12名劳动者的艰难诉求
        8月19日,那洪街道调解室内,一场由那洪街道办与劳动监察大队联合组织、在那洪司法所开展的劳动者权益调解工作拉开帷幕。12名劳动者满怀期待又焦虑地围坐,眼神渴望公正解决;用工单位广西某公司代表表情严肃,坐在对面,双方等待公正结果。
         调解遇僵局:多元力量齐介入,耐心沟通寻突破
        那洪司法所陈景所长率先展开调解。他深知劳动者不易与企业困难,试图寻找平衡,以温和坚定语气阐述调解意义。然而,公司代表同意支付薪资却提出分期付款,遭劳动者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分期时间过长,担心变故,调解陷入僵局,气氛愈发紧张。
        “从立案、开庭到执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走劳动仲裁这条路,你们拿到钱的时间可远不止4个月。”我结合实际情况为劳动者们分析利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目前,公司虽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但还有能力进行分期付款,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一旦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拿到工资的难度将会更大。”我的分析让劳动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分期付款这一方案。
         消除后顾忧:司法确认强保障,权益无忧有依靠
        一名劳动者代表提出关键问题:“万一公司给了一期款项后,之后不给了怎么办?”此时,司法确认环节发挥作用。陈景所长解答,签署的调解书会提交江南区人民法院经开区法庭进行司法确认,经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公司不按约定支付,劳动者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这让劳动者吃下“定心丸”。
        在多方努力下,最终,劳动者们放下顾虑,愿意签署调解书。那洪街道联合多部门探索的“劳动监察+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多元化解涉企劳动争议纠纷工作机制在此发挥重要作用。劳动监察大队督促企业履责,人民调解组织协调关系,司法确认提供法律保障,三者形成完整纠纷解决链条,提高解决效率,降低维权成本,维护双方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让我看到多元化调解机制的巨大潜力。在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多样的当下,单一传统调解方式难满足需求,多元化调解机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能为当事人提供更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青年律师以“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为目标,紧紧沿着“到基层司法所实践锻炼”这一“主线”努力成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书写属于自己的“支线”故事,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