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律师风采

律师风采

欲戴冠冕,必承其重——给青年律师的几个建议

时间: 2019-05-05      访问量:2,262

        据司法部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42.3万多人,比2017年底增长了14.8%。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法制体系作为上层建筑,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在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地方,国家法律服务水准才能向更高层次攀升,让人们可以安心地把自己的权益托付给国家机器,让法律变成一个不偏不倚、公正严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不溯及既往的规则系统。而律师人数的稳步增长,正是我国社会日趋文明、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结果,也是我国建设法治民生的一个重要进程。

        从公开数据来看,执业律师的主力军当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律师,正如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所形容:“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中国律师界的未来,还需着落在青年们的身上。2019年青年节将至,恰逢区律协的公众号为青年律师开设专栏,向我约稿,本人就青年律师的发展定位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感受。

        一、信仰要正确

        美国法学家德沃金说:“法律帝国并非由疆界、权力或程序界定的,而是由态度界定的。”每一个法律从业者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信仰,以专业、诚信、正直的态度来维系法治中国的干净水源,建设法治中国。因为人类历史已无数次证明,没有法治的环境,就不会有律师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所以,青年律师自当以法治的理性和法治的精神为职业信仰,持之以恒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秉持不盲从、不极端的理性思维,尊重事实,敬畏法律,在法治的框架下维护当事人的权益,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律师绝不是“讼棍”,倘若我们缺乏法治的信仰,就很可能在执业中违背公平正义的法治基本原则,堕入做人做事只谈钱,谈“勾兑”,谈“舆论施压”的庸俗市侩和走火入魔的境地,甚至成为为了金钱而在背地里损害当事人利益的无耻之徒。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旁门左道之徒就算做到与世无敌,也往往没有好的下场;鲁迅先生则早就告诫过我们:“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二、做事要靠谱

        很多年轻的朋友投身律师行业,可能出于这样的职业想象:出入西装革履,气宇轩昂;法庭舌战群雄,自带气场。可是当你真正浸入这个行当,才会发现,自己虽然披荆斩棘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但对入手的工作却常常是不知所措,就算在文山牍海中忙到脚不沾地,也还会被指导老师轻易地找出错漏所在。所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称职的律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两个字:靠谱。要知道,律所招新,为的是扩大业务量,减少团队负责人的工作量。没有哪位资深律师有时间为年轻人不厌其烦地讲解,反反复复地纠正低级错误,甚至屡屡为他们的错漏买单。而团队成员的每次答复,发出的每份文件,甚至每个错别字,又都关乎团队,甚至律所的专业水平和脸面。因此,青年律师在入行初期不应将眼界局限在收入的多寡,而是应当尽快地适应角色,养成卓越的悟性与自学能力,具备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和随时“待命”的工作责任心,成为一个靠谱的、“物超所值”的合作伙伴。

        三、履职要克己

        我记得《元史》里有个小故事:宋元之际,战乱频繁。学者许衡大夏天路过河阳,天热口渴,众人见道旁有梨树,争取啖之,只有许衡端坐树下,泰然自若、不为所动。有人问之,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众人笑其迂腐,说:“世乱,此无主。”许衡正色道:“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这个许衡不简单,后来他的官做到了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党校校长。他病故时,家乡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还有的“仰慕者”跋涉数千里到墓前祭拜他。由此可见,人能达到的高度,很大概率取决于自律的强度。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律师是自由职业者,来自外界的束缚和管理相对较少。但这也意味着,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和各式各样懈怠的理由,可能就没人会在你身边为你“拉拉袖子提提醒”。因此,想要掌控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律师唯有先律己,正如曾国藩先生所说:“为一身之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青年律师只有靠持之以恒地修身克己和自我激励,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正如康德告诉我们的:“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结语

        或许大家都很喜欢胡乔木先生对于律师的称赞:“你戴着荆棘的王冠而来,你握着正义的宝剑而来。”而这荆棘之冠虽荣光闪耀,却也无比沉重。它是仰之弥高、攀之弥艰的法学阶梯;它是寝食俱废、夜以继日的加班熬夜;它是对公平与正义的坚守;它是对真相与真理的执着;它承载着当事人的殷殷嘱托,更蕴含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正所谓“欲戴冠冕,必承其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愿与诸君共勉。

作者简介


        张海波,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擅长企业和政府法律风险防控。兼任全国律协青工委委员、广西区律协青工委主任、广西民族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客家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广西客家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广西客家商会副会长、南宁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和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特邀研究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