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律师风采

律师风采

《中国律师》刊登覃凤雯律师文章:最浪漫的事就是做个快乐公益普法女卫士

时间: 2019-03-26      访问量:2,893


        在多年的执业律师生涯中,我曾先后荣任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决策委员会咨询专家、广西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广西儿童工作资源中心智库专家、广西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位,这些职位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也让我时刻都绷紧“责任意识”这根弦。

关爱孤残留守儿童,现场拍卖法律服务

        “各位嘉宾,现在要拍卖的拍品非常特殊,是覃凤雯律师为一家企业的常年法律服务,起拍价1万元,加价一次2000元,价高者得。覃凤雯律师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执业十余年,有丰富的企业法律顾问经验,行业口碑一直很好,大家不要错过机会。”拍卖师话音刚落,在座的企业家们争先恐后地举牌,最后来宾市一名女企业家以3万元拍走了我的法律服务拍品。

        上述情景是2014年2月,广西女企业家协会邀请我参加“奉献爱心,助飞梦想——关爱孤残留守儿童慈善义拍晚会”的实况,晚会上重要的内容就是慈善义拍。然而我只是一名律师,只懂埋头苦干做业务,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慈善拍卖会,起初只是抱着来见见世面、凑个热闹的心态。当看到在座的企业家们都拿出自己珍贵的物件或企业的产品出来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孤残留守儿童,这一幕幕令我感动。既然来了,我就得为孤残留守儿童做点什么,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作为一名律师,没有什么珍贵物品、更没有什么企业产品可以拍卖,能拍卖的只有自己的法律服务。灵机一动,临时起意的我写了一张纸条给拍卖师,拍卖师很支持,临时加拍了我的法律服务产品。法律服务作为拍品拿出来拍卖,所得款项全部义捐,这在当时是闻所未闻的。时任广西妇联主席王革冰亲自向我致谢,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等媒体采访了我,并刊登了报道。

        这次偶然的义拍,让我开始关注孤残留守儿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他们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后来我受聘为广西儿童工作资源中心智库专家,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联合下达给广西实施自治区儿童工作资源中心项目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现为贵港市港北区、来宾市兴宾区、贺州市钟山县儿童之家提供公益法律支持。

快乐的普法女卫士

        “覃老师,这种行为也犯法呀?”“我觉得我写的借条已经很全了,怎么还有那么多漏洞?”象牙塔里的大学生瞪着大大的眼睛说,这是我为大学生做法律基础讲座时经常听到的话。

        时间回到2012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在大学做老师的同学听说我做了律师后,便邀请我给他所带的学生讲讲法律课,我欣然答应了。第一次走上大学讲台,我诚恳地介绍自己,和学生做朋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学生们讲授枯燥的法律知识,效果非常好。课间不休息、连堂拖堂,学生们都不愿意走,围着我说了很多他们自己思考的社会现象、法律问题,我都一一解答。看来象牙塔里太缺接地气的普法了,这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堂效果好,同学向我约课的次数就越来越多,后来则列入了正式的教学计划,再后来从一个班到整个年级,再到整个学院、学校,我开始定期给大学生做法律讲座。每讲完一次课,都有很多学生申请加微信,给我留言:要复课。

        执业十余年,承办的很多案件都因当事人缺乏基本法律常识,有的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极其可悲。如何避免因缺乏法律常识而导致的社会悲剧再度发生,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法律意识从学生抓起,法律常识从学生抓起,普法要从源头抓起,这是我经思考后得出的想法。后来接受邀请,我到小学进行公益法治宣传,针对小学生帮写作业索要财物、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捏造事实、传播谣言、传播淫秽物品、猥亵等校园常见的问题,以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教育小学生,告诉他们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将造成严重后果。

        一次我参加妇联组织的“送法进村屯”活动,到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美悟屯给当地妇女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授课,并发放了很多法治宣传资料,使当地妇女在法律意识上有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授课中我发现,基层群众缺乏法律意识、常识,所以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我都会到乡下、村屯通过案例给老百姓讲授法律知识。

        后来我参与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司法厅、依法治桂办联合举办的“千万妇女学法律、弘扬法治促和谐”大行动中,把法律知识传播给千万妇女们。      


覃凤雯律师送法进村屯   

开创新型普法栏目《法眼俏佳人》

        在担任广西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主讲人后,我开始关注通过媒体普法。现在什么社交工具最火?当然是微信。现在什么手机软件最受大众喜欢?当然是抖音。普法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普法也要深入人心,只有抓住公众的眼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作为广西律协女律师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在一次工作会议上遇到了南宁电视台政法在线的制片人,我们俩一拍即合,筹划了一档电视、微信同步推送的公益普法栏目《法眼俏佳人》。我负责组织女律师,电视台负责录制和排播。每天一个女律师,短视频30秒讲述一个法律常识。民众可利用碎片时间获得法律知识,时间短、纯“干货”又养眼。《法眼俏佳人》从2018年6月开播至2019年2月底,共录制了300期节目,电视台和微信同时推送,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普法效果非常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时走在路上迎面而来的人会向我打招呼,但我却认不出来。他很自然,我不尴尬。我想对方可能是听过我课的学生、看过我普法节目的观众吧。一切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没有半点矫情造作。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工作之余,做个快乐的公益普法女卫士,这是我正在做、也一直想做下去的事。

(本文已刊登于2019年《中国律师》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