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市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实践锻炼的感悟
时间: 2025-07-03 访问量:7,357
马晓东,山东沭章律师事务所的一名青年律师。2024年8月,马晓东律师积极响应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号召,带着对法治理想的追求,来到山水交融、民族共融的八桂大地,在柳州市城中区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的岗位上践行着青年律师的法治使命和担当,近一年时间的实践锻炼,他深刻体会到:基层法治工作不仅是法律技艺的锤炼,更是一场叩击心灵的修行。这里的一街一巷、一案一事,让马晓东律师触摸到法治中国的脉搏,也让他对“国之大者”有了更生动的理解。在基层实践锻炼中,马晓东律师有以下几点感悟:
感悟一:青年党员律师应以党性铸魂,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淬炼党性。
作为一名党员律师、退役军人,我始终牢记“党旗所指即是方向”。来到西部锻炼我有幸参观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聆听到“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悲壮故事,让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的领导”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参加在柳贤清风园的主题党日活动,让我对廉洁修身、齐家的教诲更是铭刻于心。
群众的法治需要是青年党员律师的价值所在。在基层法治实践中,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党员志愿者身份投身基层法治实践中,先后参与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为老年人、妇女、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法律咨询100多人次。无论是社区广场的普法宣讲,还是施工现场的法律咨询,我都努力让“党旗红”与“法治蓝”在基层治理中同频共振,在基层法治实践中党性得到淬炼。
感悟二:青年党员律师应以专业立身,用行动诠释青年律师的使命担当。
近一年的实践锻炼,我始终坚持以专业为依托,在基层法治工作中发挥着青年党员律师生力军作用,在“法治护航企业”活动中,我多次走进新业态聚集区、红星欧丽洛雅商场等地,为企业讲解合同管理、用工风险等法律问题。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中,我每月深入顾问社区开展“法治会诊”,为社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调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
在参与“某夜市规范治理活动”中,为商贩解答拆除违规设施相关的法律问题,同时也为相关执法部门依法开展行动提供法律建议;在参与“某事故善后工作推进会”中,为商铺租户、业主、物业公司、社区人员提供法律咨询。从赔偿主体认定到证据收集、诉讼流程,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疑问,帮助群众理清维权路径。
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感悟三:青年党员律师应以民本立业,努力践行“以民为本”服务理念。
近一年来,我坚守“以民为本”工作理念,立足法律援助职责,发挥法律援助服务民众法律需要的作用,让基层群众深切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在法律援助窗口,我曾遇到一位进城务工人员吕某某。他因被个体户拖欠工资,一度想采取极端手段维权。我耐心讲解劳动仲裁流程,协助他申请法律援助,最终帮他拿到应得补偿。当他送来锦旗时,我更加坚信:基层法治不仅要“输血式”普法,更要教会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权”。
在检察院、看守所等地,我参与见证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签署116起,为118人次提供法律帮助。记得有一位嫌疑人因孩子突发高烧酒后驾车就医时被查处,最终检察院作出“酌情不起诉”决定。这个案例让我深刻理解了“宽严相济”不是冰冷的法条,而是法律与人情的温度。
感悟四:青年党员律师应立普法潮头,引导社会大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为了让普法更接地气,我为司法局“法律明白人”培训讲授《民法典》,用“赡养纠纷”“遗产继承”等身边案例,把法律条文变成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在“情暖重阳,法护余辉”志愿活动中,一位老人因赡养问题愁容满面。我用螺蛳粉的“酸辣鲜香”作比喻,把赡养义务讲得通俗易懂,老人听完后连连道谢。这让我明白:法治宣传要像螺蛳粉一样“有滋有味”,才能贴近群众生活。
感悟五:青年党员律师应以青春为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奉献智慧和青春
参与城中区大接访活动时,我深刻体会到信访工作与“枫桥经验”的内在联系——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让群众“少跑路”“少费心”。近一年来,我协助处理行政复议案件26件,参与案件协调会4次,逐渐明白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曾协助处理某村村民严重扰乱会场秩序问题,通过现场普法、手持扩音器宣传法律规定,有效推动问题圆满解决。后被区司法局推荐加入“城中区优秀专家人才库”、被聘为城中区行政执法监督员、城中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成员。
另外,我还为城中区区委组织部、妇联、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应急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农业农村局、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就行政处罚听证程序、日常涉法事务、加装电梯推进会等事宜提供法律意见,相关工作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些经历让我懂得:青年律师的担当,不仅是法律专业的施展,更是群众工作的智慧。
柳州人常说:“嚼得辣椒,做得大事。”这座工业城市教会我:青年律师的担当,既要像柳工机械般扎实专业,又要如柳江碧水般润泽民生。站在马鞍山顶俯瞰城中区,楼宇间的法治灯火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我更加笃定:西部法治建设不需要悲情奉献,而是需要扎根热土的耐心;不需要昙花一现的热情,而是需要细水长流的坚守。
我决心以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标,在实践中了解党情国情、体察社情民意、学做群众工作,发挥自身能力更好地做好法律服务、公益事业,努力培养家国天下、心怀人民的高尚情怀,早日成为一名堪当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律师。






